洛阳商标注册过程中免不了有好多麻烦,但是有几个雷区是需要注意的,因此,列举出来供大家参考一下,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1.先使用后注册我们《商标法》中规定,商标注册应遵循“注册在先”的原则,但是很多公司缺乏商标意识,总是推出产品一段时间后,才想到要注册商标保护产品权益,但是商标已经被抢注了,若想继续使用该商标,只能花大价钱从他人那里购买,或直接放弃该商标,从新开始,当然,两种选择需要付出的代价都是巨大的,因此,还是“产品未动,商标先行”为好。

2.随意转让很多公司推行连锁、加盟、特许经营等方式,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许可对方使用商标,但是这种商标的使用方式存在风险,若是许可失败会双双受损。根据我们《商标法》的规定,若商标注册者允许他人使用商标,需要签订许可合同协议,并说明有效的实施范围。

3.随意改变注册内容商标的颜色、文字、图形等在注册时都有相关的规定和要求,一旦注册下来就必须在规定范围内使用,不得随意更改,否则极容易构成侵权行为,此外,商标注册人的名称和地址也不能随意更改,若有改动应及时变更相关信息。但是,随意更改注册内容终究不是一件对公司自身有利的事,这些行为容易使自己商标的保护力度退化或丧失,不利于品牌的塑造,甚至会造成侵权等不良后果。

4.商标由法人代表注册商标是公司的无形资产,随着公司商誉的不断积累和规模的不断壮大,商标的价值也在不断增加。如果公司是由多个股东出资成立的,那么如果注册商标的法人代表突然要求公司每年支付高额的商标许可使用费,或者法人代表从公司中退出单干,禁止公司使用自己注册的商标了,对于公司以及其他股东而言,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此外,公司使用着个人的商标,又没有正规的许可,一旦有人提出撤三,没有完整的证据链,也不能证明该商标是由注册人使用的,从而可能会被商标局撤销该商标。因此,商标由法人代表注册,由公司使用的,一定要及时签订许可协议或赶紧把商标转到公司名下,规避不必要的风险。总而言之,注册商标是每个公司都需要考虑和经历的事情,很多细节问题需要我们关注与考量,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十分重要。

近一段时间,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恶意攀附他人商标声誉、抢注知名度较高商标、侵犯他人在先权利、占有公共资源、反复抢注等商标恶意抢注行为。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面对商标恶意注册行为日趋规模化、专业化的形势,商标局通过优化审查分文流程,对典型恶意申请类型及相关案例进行梳理、汇总。

在审查环节,对认定具有明显的主观恶意的商标申请从严审查,主动予以驳回。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注册商标是公司的核心资源之一,具有排他性、独占性、唯一性等特点。公司为了经营所需,自行创立、设计、注册、登记商标,主要是用于区别经营者的品牌或服务的标记,让消费者能够清楚辨识。

现代公司非常重视商标权益,往往会投入大量资源去塑造品牌形象、维护商标权益,通过市场竞争获得消费者认可,进而得到品牌溢价收益。然而,有些公司看到知名商标的商业价值,不去学习如何塑造自己的商标,却想走恶意抢注商标的捷径,试图鱼目混珠,扰乱消费者的认知,从而获取更大的利益。

由于以前监管部门经验不足,对商标注册把关不严,导致恶意抢注商标行为频现,而正牌商标维权则困难重重。现在市场上就存在着恶意抢注商标现象,有些打擦边球,采取与正牌商标近似名字和图标,令人一不留神就上当,还有些则是借助信息不对称打时间差,在国内抢注国外著名商标,甚至于抢注社会名人、明星的名字等。

诸如此类的恶意抢注商标行为,均给正牌商标的持有人以及相关明星带来了困扰,亦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蒙骗了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导致无法辨识哪个才是正牌商标,以致花了冤枉钱还不知道。因此,无论是为了清理商标注册领域的乱象,还是维护正牌商标持有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消费者利益,都有必要对恶意抢注商标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数据显示,2017年1至11月全系统共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2.1万件,涉案金额2.73亿元,罚没金额3.65亿元。可见商标侵权问题非常严重。因此,商标局可以引入大数据信息技术,提高智能化甄别能力,以提升对恶意抢注商标侵权的防范力度。同时,建立全国注册商标数据库,将相关数据与工商部门、司法机构等共享,并向公众开放,实现多部门联手打击、社会共同维护的机制。

公司名称与商标均是公司运用于生产经营的区别标记,但商标是区别一公司的商品或服务项目和其他公司的商品或服务项目,而公司名称是区别公司本身。现在来探讨公司全称商标的可注册性问题。原商标审查标准中关于公司全称商标的相关内容原审查标准涉及公司全称商标的示例有四处:是在涉及《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的适用标准时,规定商标含有与我们国家名称相同或近似的文字注册商标r符号是注册商标的标记,根据2014年的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三条中规定“使用注册商标,可以在商品、商品包装、说明书或者其他附着物上标明“注册商标”或者注册标记。”这里是对注册商标规范使用的提示,也从一个方面充分强调了商标实际使用的社会意义,并希望通过这样的说明规范注册商标的标记行为,不要给他人造成误解。

规定中“可以”二字说明注册商标r符合的标记并非强制性的,商标权人有标注r符合的权利,但用不用是他的自由,其他人无权干涉。不过一般来说,只要是注册了的商标,一般都会标注注册商标r符号以积极地公示自己的商标专用权,提醒他人不要在同类商品上使用同样的商标,其实是对自身权利的积极变化行为。

第二点,注册标记其实有两种,除了圆圈r符号,还可以是圆圈“注”的形式,只不过呢前者更为常见,让不少人误解注册商标都标记着圆圈r符号。在商品上使用注册商标并加以标记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标注在商标的右上角或者右下角,不要因为个人喜好随意在其他位置放置注册商标R标记。

因此,应当对商标的使用,特别是注册商标标记的使用加以重视,区分其合理性和合法性,更好地发挥商标的区别作用。商标上的R和TM有什么区别?商标上的TM有其特殊含义,TM标志并非对商标起到保护作用,它与R不同,TM表示的是该商标已经向国家商标局提出申请,并且国家商标局也已经下发了《受理通知书》,进入了异议期,这样就可以防止其他人提出重复申请,也表示现有商标持有人有优先使用权。

圆圈R是“注册商标”的标记,意思是该商标已在国家商标局进行注册申请并已经商标局审查通过,成为注册商标。注册商标具有排他性、独占性、唯一性等特点,属于注册商标所有人所独占,受法律保护,任何公司或个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权人许可或授权,均不可自行使用,否则将承担侵权责任。用TM则是商标符号的意思,即标注TM的文字、图形或符号是商标,但不一定已经注册(未经注册的不受法律保护)。

在现实生活中,税收筹划风险主要是指公司在进行税收筹划时,由于自身或者选择做税收筹划的机构对税务法律了解不够或者是由于未对公司自身风险识别到位而引发的后期税务风险问题。当前,对于广大公司来说,税收筹划是一把双刃剑。若筹划得当,则会使公司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公司收益最大化。而如若筹划不当,则很容易为公司带来一系列风险。那么,公司税收筹划不当究竟容易面临哪些风险呢?接下来,本文将带领大家对此进行具体了解!一般来说,有关于公司开展税收筹划常见的风险因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税收筹划基础不稳。所谓税收筹划基础,是指公司的管理决策层和相关人员对于税收筹划的认识程度、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公司涉税诚信等方面的基础条件。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如果公司经营者对于税收筹划不重视、不了解,或者是公司会计核算不健全,账证不完整,抑或是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都会造成公司税收筹划基础不稳,进而为税收筹划开展埋下潜藏风险。

2、税收政策适时变化。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发展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税收政策总是要适应经济环境做出相应改变。这也就是说,税收政策具有不定期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而税收筹划方案的实施需要一个过程,若在税收筹划实施期间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调整,就有可能使依据原税收政策设计的税收筹划方案由合法方案变为不合法方案,从而引发税收筹划风险。

3、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税收筹划方案实施的合法性在现实生活中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确认。在确认期间,由于税法在纳税范围上都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以及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客观上也会存在由于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而导致的风险,这样就会使公司合理的税收筹划行为演变为不合理偷、漏税行为,进而为公司招致相关处罚。

4、税收筹划目的不明确。事实上,税收筹划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只是税收筹划的阶段性目标,而实现纳税人的公司价值最大化才是它的最终目标。因此税收筹划要服务于公司财务管理目标,为实现公司战略管理目标服务。这也是就是说,如若公司对于税收筹划这一目的认识不清,那么将很可能做出错误决定,从而导致公司整体税收筹划的失败。以上为公司税收筹划容易面临的相关风险说明。因此,公司在开展税收筹划期间,一定要注重加深对于税收筹划的正确认识,并采用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法,进而以确保做到对税收筹划风险的有效规避!